详细描述
课程介绍
课程背景
IE(工业工程)管理学在国外管理学领域又称为科学管理。是近百年来世界实体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催化剂。它起源于美国,被日本成功应用于企业管理全领域。丰田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,他的精益生产是世界同类企业的典范。为什么同行们纷纷仿效,但成功者少之又少,超越者几乎为零?原因究竟其实很简单:丰田以做到全员IE!而很多企业在导入精益生产的时候却连一个IE工程师都没有,还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何为IE。
如果掌握了IE这门科学,管理者就会把人的一切不正常看成正常,把事物的正常看成不正常。企业就不会单从主观角度出发去猜想问题,而是从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出发去研究问题。只有这样解决效率、成本、交期、安全问题才会一劳永逸!
陈志华曾师从日本能率管理学会副会长、日本产业界国宝级人物小川一野。并从事IE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十余年。其开发并主讲的《标准工时与生产线平衡管理实战》与《IE(工业工程)管理应用实战》在北、上、广开设公开课持续十年之久,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国内外学员的高度认可。
课程收益
更全面、更系统地了解IE(工业工程管理)的全貌;
更简单、更深入地了掌握IE在管理中的应用;
更科学地规划工厂或车间的布局与物流;
科学地理顺生产计划(生产计划的15大要点);
如何让工作从劳动强化走向劳动改善;
怎样构建现场管理的四大基石与实现“盯、挖、抢、省”;
科学定位研发、工艺、生产、计划、车间的分工与合作;
轻松实现产能、品质、成本、交期、安全、士气的解决。
课程大纲
第一讲:工业工程(IE)起源与意义
1、万里长城修建与IE的起源
2、工业工程定义与两大研究领域
3、21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若干趋势
4、IE在三个不同国家的状况
5、提高企业利润的两种最基本方法
6、企业行为价值的基本标识(分析浪费的工具)
第二讲:工业工程在工作中的系统应用
1、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(系统思维)
2、不要吃了上顿没下顿 (计划思维)
3、工作需要彻头、彻底、彻尾 (断根原理)
4、如何衡量自己和工作本身的价值 (价值定位)
5、成功需要攻守同盟(行动落地)
6、IE教让你如何快速发现问题(逻辑思维)
第三讲:动作研究的分类与经济原则
1、动作不合理的五大表现
2、经济动作的四项基本原则
3、动作经济的16项原则
4、动作与产能的三大关联项
5、动作的四大关键要素
6、动作有效性的三大要素
7、影响动作速度的五个相关点
第四讲:IE七大手法与十大防错原理
1、IE七大手法展示
2、IE七大手法用途说明
3、IE七大手法与QC七手法的区别
4、简单阐述什么是防错和为什么防错
5、产生错误的10大原因
6、防错的主体思路
7、防错的十大原理及应用
第五讲:IE实战应用-增值从源头开始
1、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识别
2、生产方式与生产原理识别
3、什么是标准工时与生产节拍
4、什么是标准化现场管理
5、什么是标准化作业
6、什么是作业标准化
7、标准化作业的三大内涵
8、生产效率的三大内涵
9、分享:经济动作的三不原则
10、车间物流的三不管理原则
第六讲:IE实战应用-瓶颈分析与改善
1、产生生产瓶颈的十大原因
2、生产平衡改善的三大方向
3、如何寻找生产线平衡改善空间
4、生产线平衡改善的五大步骤
5、工作改善的四大工作原则
6、工序作业优化的四大步骤
讲师介绍
陈志华 / Steven Chen
亚洲(澳门)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(MBA)
制造型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专家
托马斯企业管理(TOPMOST)首席讲师与专职顾问师
168培训网客座讲师 / 企业学习网特聘讲师
新活力企业管理 / 制造管理中心(MMC)资深顾问讲师
从业经验与实战背景
陈志华老师在国际知名日系企业任职长达十三年,历任企业设备 主管、工艺开发经理、制造部经理等职,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实战经验。曾师从小川一也(日本能率协会管理中心专家,日本WF&IE研究第一人)专门研习标准工时与动作研究(对丰田JIT生产方式、 NPS有系统及深入研究和实践)。多年的日系企业管理经验造就陈老师对现场管理(计划、成本、纳期、质量、技术、人员)的独到见解与认识,对精益生产理念、TPS(丰田生产系统)、JIT(准时化生产方式)、IE(工业工程管理)有自己通过实践证实的精髓认知。尤其精通电子、机械(工程机械/汽车制造/船舶制造)、制药、新材料等制造企业现场的精细化管理。
授课特色与经典课程
陈老师授课以日系制造管理模式为主体﹐吸纳世界制造管理经验,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,力创制造管理模式的前沿。著有《反省中国式工厂管理》、《90后一线员工管理》等作品;主讲经典课程有《全能型车间一线主管(班组长)/ 车间主任实战技能训练》、《精益生产增值系统构筑》、《IE标准工时与作业方法改善》、《构筑标准化劳动定额管理系统》、《5S管理活动与可视化管理实务》等……
辅导企业与咨询客户
中国中电、中国中铁、中国核工业 、中国生物制品 、中船集团、中铝业集团、中电振华(083军工)、中国石油、中国南车、三一重工、徐州重工、威胜集团、科力远(新材料)、新华联集团、华润集团、联想集团、松下空调 、卡西欧电子 、天水华天 、西门子冰箱、东风本田发动机、海信集团、奇瑞汽车、江铃汽车、中国一汽、创维集团、富士施乐、东软飞利蒲、江阴浚鑫科技、先锋药业、百丽鞋业、九阳家电、美的家用电器、南都电源动力、奥托立夫、CTS、沙士吉打重工(德国)、德国贝尔、英提尔(加拿大)、伊戈尔电气等……